你为什么一直做不好设计?

1,你为什么一直做不好设计?

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是殊途同归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原因:

1. 缺乏目标,学习练习都随缘。东一下西一下没有重点。看上去学了很多,实则都是无用功。

2. 缺少正确有效的刻意练习。我见过很多人即使报名课程有人带领。确认然一意孤行,只顾着学完,而不是学好。大部分练习做一遍就过了,大部分内容都是倍速播放。且不说能不能理解,就算可以。设计缺乏刻意的练习,基本学多少最终也是忘多少。

3. 潜意识拒绝那些有“难度”的内容,很多内容看一眼就可以感受到其中的难度,因为感觉到复杂所以潜意识就会拒绝。就好像小学文化看了大学的题,缺少中间的循序渐进,直接就劝退了。

2,怎么才能有效增强创意思维?

你觉得的创意大都是你从没见过的新“形式”,是因为很多人会把创意与想象力关联在一起,觉得有想象力的人就一定会有创意。但其实两者并无太大关系。因为创意很多时候可能就是一个想法,一个建议,一个小小的设计。之所以可以称之为创意,就是往往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想法或者小设计可以很好解决相应的问题。

回归到设计师理解的设计创意上,往往需要根据主题延展出一个可以图文相辅甚至图文并茂的画面,通常能达到这个点就已经很不错了。

首先你得有大量的浏览量,这个浏览量是指你看过足够多的优秀的设计作品。这是你的审美底蕴,其次就是学会积累自己的创意素材库,这些创意可以是图片,可以是视频,电影,文案。长期浸淫这些内容,会潜移默化改变你的思维逻辑。

平时多留意一些大品牌功能性内容的视觉化呈现,以及一些创意思维公式。也可以达到不错的效果。

3,创意和技法哪个更重要?

都重要。这就像古装剧里的高手,功法和招式都很重要。前者是让你知道怎么去做,后者是让你更好的去做。一个好的想法没有好的技法就会胎死腹中。只有好的技法没有创意作品又会空洞乏力。

4,设计灵感通常来自哪里?

来自于经验,曾经某时某刻看到的某个画面。这里要解释一下,大部分的灵光一闪都是来自于你曾经看过听闻过的内容刚好跟目前需求对应导致大脑产生的自动关联。如果你什么都没看过,没有足够的审美底蕴和经验。那灵感可能就会相对较“少”

5,设计师怎么面对甲方奇奇怪怪的要求?

1. 这个问题的核心既不是设计师的能力问题,也不是需求方的水平问题,而是一个跨专业的翻译问题。

2. 面对这些奇怪的设计要求,只要分三个步骤来处理,基本都能搞定,这三个步骤是“摆正心态,翻译需求,匹配专业”。

3. 摆正心态指的是,设计师与“老板”不是天生的敌人,无须、也不应有“对抗”的心态。他们之所以会提出看似不合理的要求,大部分情况下仅仅是因为他们不懂。他们不是设计师,不能指望他们用专业词汇来提需求。所以没必要有任何负面情绪。别试图糊弄,也没必要抱怨,最重要的事是沟通,也就是“翻译需求”。

4. 翻译需求具体指的是,你要理解他这个需求背后的含义并与他确认。其实每一个奇葩的需求背后都是表达不出的模糊想法。

比如“五彩斑斓的黑”可能是希望显得高端严肃的同时又不那么冷漠;“logo放大的同时缩小一点”,可能是觉得现在的logo虽然面积大但其实并不醒目。

5. 你不仅要自己能翻译出来他真实的意图,还要把你所理解的这句话的含义,翻译成能执行的动作,告诉对方,这就是匹配专业。

比如你可以说“那我把这个logo缩小一点,但是给它加一块纯白背景色,这样不用占很大面积就也能很突出了,这样可以吗?”

6. 无论你翻译的对不对,在这个过程中,你都会促使对方将自己的目标表达得更加清晰。就算你翻译错了,这时再继续沟通,对方也能有个抓手。

7. 当然也有一类情况是沟通确认完需求,发现以目前的条件,确实没法满足对方的想法。这时候要如实告诉对方,然后一起想另外的解决方案。

比如,是增加资源就能满足这个需求?还是真的无法做到,干脆换一种思路?

只要积极探讨,哪怕这个需求最终放弃了,对沟通的双方也都会有很大收获。下一次再合作时,就有了更强的信任基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设计泡一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pyp.com/3480.html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