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中的信任感

中午忙完回来,过了饭点,在楼下沙县点了份炒饭和一个鸡腿,炒饭十八元,鸡腿八元,一共是二十六。没多久店主过来,说店里的鸡腿最近是在做活动的,活动价是一元,退还了我七元。他还特意打开小程序的点餐页,指给我看。我才发现,活动价那一栏确实有个一元的鸡腿,和八元的是一样的。

产品设计中的信任感

这个店主完全没必要告诉我这件事,我吃完走后也不会知道,如果下次来发现了,也只会认为这是刚出的活动。但他选择过来告诉我,并以为是我不会用,专门给我演示了一遍:“点这里,你下次就可以看到了。”这是在维系与顾客的关系,并以此产生信任感。

于是在吃饭的时候,我突然联想到产品设计中的信任感这个老概念,国外设计师称之为「为信任而设计」。这个理论是说,想要与用户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信任是至关重要的,并且需要在整个用户旅程中充分考虑到。尤其不能存在欺骗性,或者为了短期利益而有意引导用户做出非最佳决策。但这里的问题是,就像我之前说的,理论有了,就能设计出合适的方案了么?信任本身只是一种结果,它是由推动这一结果的各种元素与功能逻辑组成的,只有为用户着想,并让用户感受到,才可能获得用户的信任。

比如前些年在研究 Airbnb 时,就看到过创始人 Joe Gebbia 聊这款产品最大的挑战在于建立起用户的信任感。不仅仅是租客对房东,也包括房东对租客的信任:

……很多时候,平台上超过一半的旅客都是第一次使用 Airbnb。他们不仅是 Airbnb 的新手,而且对整个家庭共享概念也是新手。所以最重要的一步是在双方建立联系前,就能对彼此有一个好的印象。

所以他们认为,「第一印象」是共享租房里最重要的一步。于是在个人资料的创建上,会有许多引导与示例,让用户主动去完善个人的信息。否则,看起来就会像一个骗子。

产品设计中的信任感

之后,当租客和房东建立起了联系,并结束这次租赁关系,如何再进一步提升他们在平台上的信任度?通过评价。为什么这类平台上的用户愿意主动去填写评价?因为这类评价既是一种信誉体现,也是一种虚荣表象。这样,他们之后在平台上与其他人建立联系时,就能有充分的参考依据,这本身也是「信任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平台想要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对于用户的体验感就要非常重视,而其中的体验核心,就在于强化用户对平台的信任感。这种信任是一种结果,而这个结果,就体现在平台的细节把控上。

相反,如今的大部分产品设计都没有去在意这一层面的考量,只为获取短期收益,而频繁推出各类促销活动,吸引用户注意。就像昨天,我在某平台看到一个会员捆绑销售,买该会员的同时能获得其他平台的会员一年。两者会员价格相加,看着虽然很低,但是另一个平台的会员我正巧有所了解,他们会员费的年底价格会比这个所谓的捆绑促销价更为便宜。所以为什么我特反感这类促销活动,原因就在这里。

包括前阵子我在用微信充值一个费用时,网络卡顿了一下,充值是成功了,但是没有任何提示,所以我以为失败了,于是再点开准备重新充值,结果弹出了这样一个弹框:

产品设计中的信任感

本该是理所应当地提醒,在看到的一刻却觉得稍许惊喜,也能从用户心理反映出如今商业设计的恶劣现象了。

中午吃饭时遇到的小事,有感而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设计泡一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pyp.com/7044.html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